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死神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领域] 清代精品名画 - N PICS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0: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40347478 于 2012-5-7 08:55 编辑



      山水图册

      清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完全承袭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他的山水风格与艺术品味影响了清朝一代画家。



      梦境图

      清 王鉴 纸本 墨笔 纵162.8厘米 横6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王鉴是王时敏的同族,同为江苏太仓人,长王时敏一辈,但比王时敏小6岁,王鉴(1598-1677),字玄照,号湘碧、染香庵主。

  王鉴的画风借鉴元朝王蒙的画法最多,擅长用毛笔的中锋,墨色浓润,丘壑深幽,但不琐碎,树木葱郁,但不繁杂,整体感较强。存世的《梦境图》轴,是王鉴中年的代表作。

  王鉴与王时敏活动于同时同地,画艺差异并非悬殊,故以“二王”并称一时。在清初正统画派中,因其有“开继之功”而获尊崇,和王时敏同为开派人物。



      溪山霁雪图(局部)

清 王翚 纸本 设色 纵26.9厘米 横191.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青年时为画商复制古画出售,受王鉴赏识,收为****。后又推荐随王时敏学画,遂得观摩大江南北收藏家之密藏,刻意学习,技艺大进。康熙三十年(1691)曾奉敕主绘《康熙南巡图》,深得皇帝赏识。由是声名鹊起,求画者益众。晚年声名益彰,有“画圣”之誉。



      浮峦暖翠图

清 王原祁 纸本 设色 纵121.5厘米 横45.3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是王时敏的孙子。曾任大型书画艺术类书《佩文斋书画谱》总裁。70岁高龄又奉命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巨作,为康熙帝祝寿,在当时画坛声誉极高。由王时敏开创的娄东派,在王原祁时得到发展,几乎独霸当时画坛。



      古树(《山水花鸟册》之一)

      清 恽寿平 纸本 设色 纵27.5厘米 横3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1633-1690),名格,号南田,江苏武进人。早年与王翬共同师从王时敏,二人笔墨风韵很接近。恽寿平平生博涉典籍,工诗词古文,著有《瓯香馆集》、《南田诗钞》。又紧密结合画学实践,潜心于理法的研究。所撰《南田画跋》,文笔隽秀,见解精深,在古代绘画美学著述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恽寿平的没骨画风在清初影响很大,形成“常州派”,并被誉为“清初六家”之一。

      



      出水芙蓉

      清 恽寿平 纸本 设色 纵27.5厘米 横3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黄海松石

      清 弘仁 纸本 水墨 纵198.7厘米 横8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出家后名弘仁,号渐江,安徽歙县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为僧,是一位有气节的明代遗民。工诗书画,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后人把弘仁和孙逸、汪之瑞、查士标合称为“新安四家”,推其为首,又将他和朱耷、髡残、石涛合称为“清初四僧”。



      结社林泉图

      清 髡残 纸本 水墨 纵120.1厘米 横61.4厘米   日本泉屋博物馆藏

  髡残(1612-1673),是“清初四僧”(弘仁、朱耷、髡残、石涛)之一,俗姓刘,字介丘,号髡残、白秃、石谿残道人、石道人,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髡残作画,于“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中的王蒙处得益甚多。髡残善于汲取古法,但更重视师法造化,变前人之法以适自我之意。由此产生了他富有创新的山水画作品。后人认为他的艺术成就能与石涛相伯仲,两人并称为“二石”。



      清凉台

      清 石涛 纸本 设色 纵45厘米 横30.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石涛(1642-1724),原名朱若极,法名原济,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石涛的山水画,面貌繁多,各种手法运用灵活,不拘守于一种形体,将他对大自然的情感,蕴含于奔放恣肆的笔墨之中。



      杨柳浴禽图

      清 朱耷 纸本 墨笔 纵119厘米 横5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朱耷(1626-1705),谱名统 ,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的后裔。朱耷的山水画原宗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之法。朱耷的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极富个性,上承林良、沈周、陈淳、徐渭之笔墨,却能借古开今,自出性灵。

  八大山人的艺术在清初未德时人青睐,但至清中叶“扬州八怪”后,画人莫不奉若神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山水通景图

      清 朱耷 纸本 墨笔 纵97.6厘米 横210.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幽兰丛竹图

      清 蒋廷锡 绢本 水墨 纵97厘米 横5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蒋廷锡(1669-1732),字扬孙,号酉君、南沙,有号西谷,江苏常熟人,他擅花卉,以逸笔写生、敷色墨晕,二者兼存于一幅之上。作品自然融洽、风神生动、气度不凡,得恽寿平之余韵。蒋氏承黄筌勾勒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画法,勾花点叶,略为变通,自成格调,世称“蒋派”。



      柏鹿图

      清 沈铨 绢本 设色 纵98.2厘米 横47.2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沈铨(1682-1761),浙江德清人。他擅长花鸟走兽,亦擅仕女。沈铨的花鸟走兽画,远取北宋黄家画法,近取明代吕纪画法,亦有私塾周之冕之处。



      云岭残熏图

      清 龚贤 纸本 墨笔 纵208.2厘米 横106厘米 日本私人藏

  龚贤在“金陵八家”中,龚贤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龚贤(1619-1689),字半斤,号野遗、半亩、柴丈人等。祖籍江苏昆山,后流寓金陵。

  龚贤独处幽异,作画追求个性的表达,力主师造化,将古人笔墨融会贯通形成自我面目,其作构图重视丘壑设计,将实景与幻境巧妙糅合,取得“奇”与“安”的统一。笔用中锋,沉着浑厚。着墨尤具特色,融董源、米沛、吴镇、沈周之法于一体,创影响深远的“积墨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0:4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40347478 于 2012-5-7 08:55 编辑



      溪山无尽图

      清 龚贤 纸本 墨笔 纵27.4厘米 横7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桃花图(仙萼长春图之二)

      清 郎世宁 绢本 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故宫博物院(台北)藏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于1688年7月1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1714年5月4日,年仅27岁的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由耶稣会的葡萄牙传道部派遣,作为传教士于1715年8月17日(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抵达澳门。按照当时欧洲来华传教士取汉名的做法,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遂以“郎世宁“之名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

  郎世宁具有坚实的素描功力,描绘人物逼真酷肖,深得皇帝的喜爱。雍正皇帝胤禛、乾隆皇帝弘历以及弘历的后妃、子女等都曾由郎世宁留下了肖像。他所作的人物肖像,保留了造型准确、富有立体感的特点,但一律采用正面光照,以避免由于侧面光线照射下所出现的强烈的明暗对比,从而使面部清晰柔和,更加符合东方民族的欣赏习惯。这是郎世宁来到中国后,在欧洲画法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技法的写真新创造。



      乾隆皇帝大阅图

      清 郎世宁 绢本 设色 纵322.5厘米 横2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仿巨然万壑松风图

      清 华喦 纸本 设色 纵20厘米 横114厘米 沈阳博物院藏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幼年失学为工,稍长流寓杭州,后客居扬州,从事书画活动五十余载。擅人物仕女、花鸟、山水,画法多样,能工能写,能繁能简。画风的突出特点是,笔致轻灵、松秀、含畜,不像扬州画派其他画家那样粗犷放逸。传世作品有《天山积雪》、《山雀爱梅图》、《仿巨然万壑松风图》、《春水双鸭图》、《海棠禽兔图》等。

      



      山雀爱梅图

      清 华喦 绢本 设色 纵216.5厘米 横131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墨梅图

      清 金农 纸本 墨笔 纵24.3厘米 横31.7厘米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吉金,号冬心,又号司农、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苏伐罗吉苏罗、龙梭仙客、金廿六郎、心出家盦粥饭僧、百二砚田富翁等,浙江仁和(杭州)人。金农50岁后方正式作画,由于他博学多才、修养全面,又精于书法篆刻,长于鉴定,平生浏览古人名迹众多,故“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梅竹、鞍马、佛像、人物、山水无不擅长。



      墨荷图

      清 李鱓 纸本 水墨 纵136.6厘米 横46.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李鱓是“扬州八怪”中较为年长的一位。李鱓(1688-1760),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等,兴化(今属江苏)人。李鱓先后出任山东临淄、滕县的地方官,在官场中混迹30多年的李鱓,目睹其中之黑暗与欺诈,便移居扬州,以诗文书画自娱,卖画为生,并和郑燮、李方膺等人交往密切,诗词唱和。



      芭蕉睡鹅图

      清 李鱓 纸本 设色 纵121厘米 横60.5厘米 青岛市博物院藏



      芭蕉萱石图

      清 李鱓 纸本 淡设色 纵146厘米 横9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水仙图

      清 李方膺 纸本 纵31.5厘米 横2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李方膺(1696-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桑苎翁、白衣山人、柳园,江苏南通人。李方膺善画松石兰竹,笔意恣纵,简逸传神。他的《松石图》苍老浑古,墨气淋漓,有乱头粗服之致。用墨很精彩,浓淡之中层次丰富。

  在“扬州八怪”中,画梅花最著名的金农、汪士慎和李方膺。金农以古奥冷艳得梅之趣,汪士慎以雅逸清劲得梅之情,李方膺则以奇肆豪放得梅之格,故金农以密枝繁花胜,汪士慎以疏影淡蕊胜,而李方膺则以铁骨傲气胜。

  李方膺晚年专工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攲侧盘曲,铁干铜皮,苍劲矫健,枝如碧玉,暗香浮动。



      松石图

      清 李方膺 纸本 墨笔 纵148.8厘米 横80.4厘米 苏州博物院藏



      兰竹石图

      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纵123厘米 横65.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在思想内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绘画上善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主张继承传统“学七撇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海屋沾筹图

      清 袁江 绢本 设色 纵63.1厘米 横28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袁江(1671-约1746),字文涛,号岫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初师仇英得其精丽,兼承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和楼台界画,更吸取范宽、李成、郭熙、李唐、马远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传世作品有《雪景山水图》、《海屋沾筹图》、《荷净纳凉图》。



      观梅图

      清 黄慎 纸本 设色 纵94.3厘米 横110.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黄慎(约1687-1770),初名盛,一作胜,字恭寿,又字恭懋,号瘿瓢、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黄慎二度寓居扬州,前后共18年,他人物、山水、花鸟兼长。花鸟宗法徐渭,纵逸泼辣,挥洒自如。人物画最为突出,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中年见唐代书法家怀素草收真迹,大悟,遂将自己擅长的草书笔法运用于绘画,用笔迅疾,画面多干枯、飞白,线条大胆泼辣,墨色浓淡相间。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0:45:35 | 只看该作者


      春风上乘图

      清 汪士慎 纸本 纵24.2厘米 横31.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汪士慎(1686-约1762),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左盲生、心观道人、晚春老人,按其排行,人称“汪六”或“汪六先生”,安徽歙县人。汪士慎一生贫穷,卖画鬻字收入寥寥,雪上加霜的是,54岁左眼病盲,67岁双目失明,无生活来源。但仍抱达观的处世态度,艺术上志趣不减当年,坚持用手摸索着写狂草,“工录胜于未瞽时”。



      凌霄图

      清 汪士慎 纸本 纵23.3厘米 横27.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扬州八怪画家中,大多数人作写意花卉和人物,专画山水而出众的,只有高翔一人。

  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樨堂、犀堂、西堂,又号山林外臣,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从小喜爱绘画,曾随程邃学画山水,与扬州马曰璐、马曰琯兄弟交往最深,和金农相识也很早,而最崇拜的是石涛。石涛晚年寓居扬州,高翔与大自己四五十岁的石涛结成忘年交,关系在师友之间。高翔诗、书、画和篆刻,都受世人重视。他善绘梅花,人物、佛像亦偶有所作,尤以画山水著称,取法弘仁和石涛,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作画,据说更为神妙。



      稂谷图

      清 罗聘 纸本 水墨 纵91.8厘米 横53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别署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衣云道人、却尘居士、蓼州渔父等,祖籍安徽歙县,二十一世祖起适居扬州。罗聘苦读诗书,勤于习画,并拜金农为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扬州八怪”中成就很高的“殿军”。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画风活泼放逸,奇妙扑拙,意境清新,为后人钟爱。



      山水图(之一)

      清 袁耀 纸本 设色 纵27厘米 横33厘米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山水图(之二)

      清 袁耀 纸本 设色 纵27厘米 横33厘米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袁耀(?-约1778),字昭道,系袁江之子,画风与袁江相似,亦多作大幅及通景屏,结构错综,视野开阔,工写相兼,水石色并用,风格严谨绚丽。袁耀的精品有胜于袁江者。



      牡丹图

      清 赵之谦 纸本 设色 纵175.6厘米 横90.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举人,历任鄱阳、奉新、南昌等县知县。在篆刻、书法方面功力深厚。赵之谦的绘画,以花卉为主,承继陈淳、徐渭、石涛、八大山人以及“扬州八怪”大写意的传统,并自觉地融入更多书法、金石的意味,下笔沉着雄健,气度超迈。花卉内容除了传统题材外,还喜以前人未及的事物入画;或画福州、温州等地的奇花异卉;或写日常菜蔬,雅俗共赏,自然清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0:46:02 | 只看该作者


      花卉册(之一)

      清 赵之谦 纸本 设色 纵22.4厘米 横3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麻姑献寿图

      清 任薰 纸本 设色 纵172厘米 横81.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孔雀图

      清 任颐 纸本 纵183.2厘米 横4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海上三任

  清末上海卖画的一批画家中,艺术上做出卓越贡献的首推任颐,而其先驱者则是任熊、任薰兄弟。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任熊肖像画具有相当造诣。

  任薰(1835-1893),为任熊之弟,字阜长。其画名往往为其兄任熊和其徒任颐所掩而不彰。人物画画风与其兄相近,笔墨秀劲,装饰味更浓。尤精花鸟,用笔劲挺,取景布局,超越前人规范,《红叶秋蝉》、《杨柳鸳鸯》为其中佳品。

  任颐(1840-1895),浙江萧山人,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号次远,别号山阴道人、山阴道上行者,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任颐工画人物、花鸟,也擅长山水。他不但向挚友胡远学山水,吸收张熊和王礼的小写意花鸟画技法,甚至还随友人刘德斋去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图画馆学习过西洋素描速写法,具有扎实的写生造型功力。中西贯通的绘画素养,使他成为晚清画坛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所开创的清新流畅、雅俗共赏的风格,作为中国画商品化的最佳形式,提供了传统绘画与近现代绘画结合的成功的契机。



      范湖草堂图(局部)

      清 任熊 绢本 设色 纵35.8厘米 横705.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松鹤延年图

      清 虚谷 纸本 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8.3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虚谷(1824-1896),俗姓朱,名虚白,字怀仁,原籍安徽新安(今歙县),移居江苏广陵(今扬州)。也许是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出家后往来于苏州、扬州、上海、杭州等地,以鬻画为生。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绘花果、禽鱼、山水著名,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尔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芦葫图

      清 吴昌硕 纸本 设色 纵120.5厘米 横44.7厘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安吉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0岁左右便开始作诗、刻印。吴昌硕喜作梅、竹、松、石、荷花,寓意清高超逸、刚直不阿,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更多的则画新嫩可人的瓜果、笋菜和农家庭院的葫芦架,是其对农家生活深刻体验的流露,也时常将日常生活中习见的牡丹、葡萄、紫藤、夹竹、菊花入画,平易近人。他的传世作品有《梅花图》、《桃实图》、《葫芦图》、《荔枝图》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0:46:53 | 只看该作者
朽木GG你居然斩我的楼! = =!!怒~~~~快删了~~~
6
发表于 2006-7-23 17:19:43 | 只看该作者
= =。。。。。。。。。。。我还米说你刷帖N。。。。。。。。怒。。。。。。。。。。。。:'(


:)   :)        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死神中文网    

GMT+8, 2024-11-25 06:56 , Processed in 0.0734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