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治虫的孙悟空,谁的孙悟空?
本帖最后由 himolly 于 2012-5-18 20:36 编辑http://img1.qq.com/comic/pics/2831/2831623.jpg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够说清这样一位名扬中外的人物的真正模样: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他是一路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披荆斩棘突破八十一难的斗战胜佛;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中,他是徘徊在凡尘俗念和舍生取义之间、在犹豫不决中选择了为芸芸众生而牺牲小我的痴情种子;在峰仓和也的漫画《最游记》里,他变成了整天跟在三藏身后、口头禅是“肚子饿了”的白痴小猴;而在顾宝新的漫画《西游记》里,他又成为面目狰狞身姿英武、象征着力量与自由的叛逆英雄。然而无论如何,他的名字总是没有变化,我们或许叫他“齐天大圣”,或许叫他“美猴王”,但更加耳熟能详的是——孙悟空。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可以有一千个孙悟空。因此,在2007年拿起手冢治虫先生于1952年创作的《我的孙悟空》时,已经完全没有初看日本漫画时被“扭曲变形”了的人物形象惊得跌破眼镜的情况,反而是以更加温和、更加平实的手段,去了解这位“漫画之神”在日本漫画工业发展的起步时期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一代一代影响着日本漫画人的历史道标。
故事依旧,细节创新
东胜神洲傲来国,一块石头吸取天地精华生出了一只猴子,它不满无聊生活赴海外仙山拜师学艺,得了个名字叫“孙悟空”。它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从一介小小弼马温成为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天庭众神对它无可奈何,玉皇大帝拿它毫无办法,只有神通广大的如来佛将它压在五行山下,一压便是五百年。
之后孙悟空遇见了唐三藏,一人一猴开始西行。途中收服了白龙马、猪八戒和沙悟净,打败了蜘蛛精、蜈蚣精、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各种妖魔鬼怪,经历了火焰山、流沙河、通天河等一系列艰难险阻,也得到过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土地神、如来佛祖等各路神仙的帮助,最终,到达目的地天竺。
如果将这样的内容简介作为准绳,那么《我的孙悟空》绝对是一部忠实于原著的漫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的孙悟空》中出现的经典细节和幽默桥段数不胜数:大力水手上天庭,释迦牟尼抽雪茄,拦路抢劫的恶人是美国西部牛仔三人组;唐三藏做起了名侦探,坐在马背上取而代之的是个顶着真挚帽戴着黑框眼镜的大鼻子的漫画家;猪八戒、沙悟净和白龙马的合体变形是一架长着翅膀的坦克,金角银角两位大王看起了电视机,雷公电母们可以组成一支爵士乐队。更有甚者,师徒四人在取经RPG路上还不忘执行几个小小的支线任务,比如东渡邻国帮助桃太郎打鬼……
岛本和彦在《漫画狂战记》中曾经描绘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未来的漫画迷因时空旅行而来到了主人公炎尾燃的制作室。为答谢炎尾燃等人对他的照顾,他决定将来自未来的所有精彩漫画桥段全部说出。然而事实上,根据他提供的资料所画出的漫画并未引起太大轰动,反而是其他的漫画家从这个人参与作画的某个格子、某句对白或是某些人物的相处方式中找到了令他们灵光一闪的部分,从而创作出了无数全新的作品。
《我的孙悟空》中的细节刻画就属此类。它们读来非常自然,却是作者有意为之;它们是手冢特有的黑色幽默,以看似不合理的方式铺陈展开,却又毫无突兀之感,在略显荒诞的背景下令读者会心一笑。手冢本人也在秋田书店版《我的孙悟空》后记中写道:“这本《我的孙悟空》令我可以自由奔放地带出我的幽默线路,我想这风格还可以在日后刺激新进的漫画家,让他们学习和模仿。”由此看来,手冢的精心设计并非为了一己之功,而是对整个日本漫画界的发展抱持着一种使命感,一种开拓思维、多方取材、于细微处见大功力的创作态度。
手冢治虫的孙悟空
1952年2月,手冢治虫在秋田书店旗下杂志《漫画王》上开始连载《我的孙悟空》,该作最初为全彩色连载,每期仅刊登5页,但并未影响其人气,它很快成为《漫画王》的当家作品。
手冢的笔赋予了孙悟空一些独特的性格。与原著中的孙悟空相比,它更加可爱,更加天真。除了神通广大之外,它更趋近于一只小猴子,猴子的弱点它一样不缺,经常因为红屁股被嘲笑,或是因为毛躁的性格而上敌人的当;它天真率直,喜怒哀乐在表情上一览无余,偶尔还会发挥毒舌功夫、吐八戒和悟净的槽……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孙悟空西去取经的原因,是为了变成人类。
在这样一部早期作品中去寻找什么“手冢一贯的对于生命的关怀”不大现实,但在“这个”孙悟空的身上,的的确确能够感受到手冢对于再创作人物花费的心力,即如何让一个本已家喻户晓的角色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能够为更多不同口味的读者接受。
当然,《我的孙悟空》对手冢治虫本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手冢在创作初期与中国动画的渊源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无论是手冢本人还是动漫画业界,对于万籁鸣,对于《铁扇公主》,无不将之放在一个极为崇高的位置上。手冢株式会社社长松谷孝征在为漫友公司引进版的《我的孙悟空》后记中说:“手冢治虫创作了以自己憧憬的孙悟空为题材的漫画,怀着对当时无缘见面的万籁鸣先生和中国的想念,挑战了孙悟空这个题材。” 而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手冢几乎是直接地吸收了《铁扇公主》的精华:“《我的孙悟空》也受到这套《铁扇公主》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火焰山和牛魔王那一段,我本来想把它删除的,但是那动画的影象却不断浮现在我心里,结果我几乎完全抄袭了那段动画。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孙悟空》似是那套动画的翻版,实在令人惭愧。”(秋田书店《我的孙悟空》后记,手冢治虫)
1989年8月,动画《我的孙悟空》播映,这也是手冢最后的动画作品。他的中国情结,自《铁扇公主》始,至《我的孙悟空》终,而贯穿其中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它和手冢一起,超越了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成为一个独特的、散发出永恒魅力的文化符号。
孙悟空是谁,谁的孙悟空。这些问题似已不再重要;手冢治虫的光辉,也不仅仅属于日本漫画界。如何接过手冢的笔,完成精神的传承,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才是每一个漫画人,每一个热爱漫画的人所要坚持不懈、并为之奋斗的。
= =我已经对我们亲爱滴小孙麻木了
页:
[1]